-
oa办公
-
服务号
-
掌上淳医
-
官方微博
学无止境 砥砺前行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下午好!
今年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老医务工作者向各位新老同行致以节日的问候!在此向大家汇报一下本人四十余年的工作经历。
入职恍如昨日,41年飞逝而过,回眸走过的历程感慨万分。期间万分悲痛地送走两个白衣仙子,亲身见证了三个医院的发展,从事了四个专科:急诊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和身心医学科(在建)。
学习是我们医生一生永恒的主题,前十年基本是三点一线的生活:医院、食堂和宿舍看书,在中医院期间慢慢学会了沟通交流,在人民医院的二十八年在临床上摸爬滚打,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合格的医生执行指南,优秀的医生责疑指南,杰出的医生修改指南),在些由衷的感激我的前任和现任领导引导,深深地感恩我的老师的教诲,非常感谢几十年来朝夕相处的同仁的支持,也欢迎新入职的小伙伴们选择了我们一道奋斗的医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今得与君同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乐无穷。
上学仅仅教会了我们学习的方法,临床是个课堂,社会是个大学校,我们要从中汲取知识,做好读书笔记,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作为一个青年医生要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向同仁学习,科室主任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大家同甘共苦,为医院更加美好的未来添砖加瓦。
医疗技术与创新:在院内市内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如床旁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四类手术),双针脑脊液置换术(二类技术),肉毒素注射治疗肌张力障碍(二类技术),脑活检术,肌活检术,血浆置换术。不搞学术封闭,毫无保留将自己所知所会教给下级医生。
教学:从事医学教学工作三十多年,所涉课程近十门:英语、诊断学、内科学、护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精神病护理学、精神病学、医患沟通学、全科医学等。
从2013年起我组织举办了三届省级继续教育项目,为医院的继教工作发挥了引领作用。二十年前开展了DVT英语病例讨论,两次举办了房颤与抗凝论坛,提高了医务人员对这两个焦点危害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组织了十多次临床(病理)疑难病例讨论。在任大内科主任期间认真做好年轻医生的规范化培训,使他们在临床工作中能驾轻就熟,全方位成长。
科研与论文发表:发表论文译文十多篇,参与国际国内多中心研究三项,主持开展省市级科研究六项,部分成果得到临床转化。
医者仁心:做好公益事业,多次为患病职工和贫困患者捐款和筹集治疗费用三十多万元。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两次拿起灭火器上房灭火。四十多年来组织大型义诊活动三十几次。
对外交流:二十年来在我的促成下,先后有五批十八人次赴意大利交流学习,引进了新的理念,新的管理举措。
学术任职:先后任市神经病学委员,市高压氧分会委员,市心身与行为分会副主任委员,市社区康复副主任委员,区医学会会长。并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时光匆匆而过,希望各位珍惜当下,为患者、为医院、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即将退休医师代表 卢建新
不负梦想 不负未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作为中青年医师的代表发言,我感到万分荣幸。这份荣幸,源自院领导的关心,前辈们的指导和各位同仁的支持和鼓励。
我本人是2005年进入医院的,从走上工作岗位穿上白大褂的那天起,一路走来已经17个春秋了。期间我主持和参与了市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 申报成功个人科研经费28万,实用新型专利3项,以第一和共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最大影响因子10.7分。在我的理解里,白大褂所彰显和传递的不仅是职业的标志,更是一种从医治学精神的传承。面对医师节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回首来路,内心最深的感触就是两个字:感恩。
首先要感恩医院这个强大的平台。平台两个字看似抽象遥远,但却时刻渗透在我们身边。作为一名临床医师,每次申报科研项目和外出学术交流时,我都能体会到医院发展壮大以后的底气和自信。每次年终总结时,我都能感受到工作中悄然发生的蜕变。许多情况下,我们取得的进步不只是完全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不只是完全凭借自己的聪明与智慧,而是因为我们与医院发展进步走在一起。无论是从个人还是学科的成长进步来看,我们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得益于自己朝夕相处的平台与伙伴。
其次要感恩患者的信任。我们的先辈们曾无数次教育我们: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的经过。每当面对生死边缘的患者时,患者的勇敢与家属的信任总会使我们重塑信心,从而使我们有力量去勇敢尝试,从而有机会去创造一个个重生的奇迹。医患同舟,风雨兼程,永远从内心深处敬畏生命,对患者心存感恩。
医圣张仲景说:“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学医的道路如同一场修行,坎坷而艰辛,得意时,一日看尽长安花;艰难时,万里悲秋常作客。医学之路,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哪怕无人会登临意,也要猛志固常在。何其有幸能和各位同仁一起在高淳人民医院这个无上光荣的集体里生活成长,吸取九万里风鹏正举的力量,历经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豁然,做到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梦想,不负未来。
最后祝大家医师节快乐,谢谢大家!
                               中青年医师代表 阙云端   
甘于奉献 救死扶伤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们:
大家上午好!
能做为青年医师代表在此发言,我倍感荣幸,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次机会,2019年7月我离开了学校,来到了高淳人民医院,成为一名临床医生,入院至今已三年光景,感谢这一路各位主任和同事们的帮助,在这里我褪去了学生时期的青涩,在这里让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意义。
古人云:“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入院三年以来所有的大内科科室基本都已经轮转过了,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些许从容,在这三年中,有过面对疑难危重病人时的惶恐无助,也有过抢救成功后的欣喜激动。初入医院时,和病人的交流可以称得上“鸡同鸭讲”,言语不通让我觉得看病这件事变得更加艰难,不同科室的专业查体、操作等都让我深刻明白临床与书本的差异,记得轮转时有主任说过,没有病人会按照书本去生病,你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临床思维体系,这三年来我也在努力这样做,我记得在心血管内科轮转的第一个白加班中午就抢救了一个快房颤引起急性左心衰的病人,症状非常之典型,凭借自己的所学尽力的抢救,说实话当时心里很慌,请示了主任后顿时感觉有了主心骨,当时感觉主任就像面对千军万马时仍临危不乱的将军,他的从容不迫让我知道,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医生,我该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成为像主任他们那样胸有成竹的样子是我奋斗的目标,抢救结束后护士长对我说了一句:“感受到我们科的快节奏了吧”,我当时心里想非常之了解了,在ICU轮转的最后一个夜班碰到了一个循环衰竭的尿毒症的老太太,来了之后立刻打了深静脉,又上了血液净化,没多久出现了心脏骤停,所有医护人员开始轮流心脏按压,出去与家属沟通时家属迟迟不舍放弃,他们眼神中的哀求使我至今回想起来都感觉沉重,类似的经历这三年来有太多太多,油然而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让我明白,一个医生,需要经历很多的努力和挫折才能帮助更多的人。
医者,敬畏生命,救死扶伤;师者,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刻苦钻研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自己,向优秀的前辈们学习,始终以维护病人健康为己任,做到总是安慰,常常帮助,偶尔治愈,漫漫白衣路,少年追光时,往后的日子,继续加油,谢谢大家。
                               青年医师代表 邓雅欣
025-57311232
咨询电话:025-66931188 医务处:025-66931866 投诉电话:025-57311232
通信地址:南京市高淳经济开发区茅山路53号 邮政编码:211300 Email:wgzx@gcph.com.cn 急救电话:120
版权所有: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苏ICP备05084640号